中新网普洱7月17日电 (陆希成)盛夏时节,云南普洱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一咖啡庄园内,操着南腔北调的游客络绎不绝。
有人用带着东北口音的普通话询问咖啡品种,有人操着吴侬软语品鉴手冲咖啡,还有人用粤语交流着拍照角度。
大开河村党总支书记、该咖啡庄园负责人华红林穿梭其间,“中老铁路开通后,客流量增长了数倍,节假日高峰期日接待量可达数千人。
” 自2021年12月开通运营以来,中老铁路正深刻改变着沿线城市的发展格局。
作为这条“黄金大通道”的重要节点,普洱市凭借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,在产业升级、农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迎来新机遇。
数据显示,中老铁路开通三年多来,普洱段实现客货运输量质齐升,截至2024年12月,累计到发旅客超1547万人次,运输货物超368万吨,客货运量连续三年实现增长。
距普洱站仅十余分钟车程的南屏镇,看准中老铁路带来的发展机遇,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。
华红林是当地咖啡产业的领路人。
1998年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后,他带领村民发展咖啡产业,使人均年收入从500元增长到万余元。
如今,他投资建设的咖啡庄园集种植、加工、品鉴、民宿于一体,致力于打造“从种子到杯子”的全产业链。
游客纷至沓来,物流成本大幅下降,让华红林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“以前化肥全靠公路运输,现在通过中老铁路从湖北运来,每吨成本降低至少400元。
”他正筹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咖啡庄园二期项目,将新增30间民宿,建设研学基地。